24小时服务热线

18928448884 / 0755-2592 9959

郑仁东:陪德伺麦一起长跑 郑仁东:陪德伺麦一起长跑 郑仁东:陪德伺麦一起长跑

新闻资讯

郑仁东:陪德伺麦一起长跑

时间: 2023-09-17 08:28:55 |   作者: 新闻资讯

  “德伺麦和别的企业不一样,我们这个行业是比较高端的,外行人根本看不懂。”郑仁东在采访中几次强调。他是杭州市常山商会副会长、杭州德伺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常务副总,后者是一家伺服电机研产销企业及有关技术服务商。也许是因为常年沉浸在“高端制造业”,受行业严谨、专注的特质影响,郑仁东看上去有几分严肃。

  从学校毕业出来,郑仁东进入伺服电机行业,在彼时还是德伺麦前身的电子部52所四康微特电机厂工作,后者当年是海康威视的兄弟单位。从那时起,他和公司便开始了一场长达20多年的马拉松长跑。20多年行业沉浮,里面布满荆棘也充满机遇,他们有被外资品牌挤压的不甘,有对国产同行低质竞争的无奈,但他和团队坚持在夹缝中寻市场、找空间,摸索出了一套对自己最合适的生存哲学。现在,你从和他的交谈中,感受更多的是他对创新升级的执着,对走品牌化道路的决心,以及对征战行业星辰大海的野望。

  浙江省省级高新技术企业,2012年被杭州市科技局列入雏鹰计划A类项目,已取得1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......翻开德伺麦的公司简介,里面是一长串光彩夺目的“荣誉勋章”。

  “我们是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。”这里的“我们”包括他自己和德伺麦。在20多年的时间里,他从最基层的产品检测员做起,靠自己的奋斗一步步往上爬,成为德伺麦联合发起人兼常务副总;公司也在持续发展进化,成为一家专业、资深的伺服电机生产商,并被上市公司南京科远智慧股份收购。

  出生于1981年的郑仁东是浙江常山县青石镇人。1998年,刚从学校毕业的他来到杭州,成为四康微特电机厂的一名产品检测员。彼时的四康微特还是一家国营企业,主要研发生产伺服电机。仅用了两年,他就升职为车间主任,管理整个工厂的产品生产。2005年,四康微特进行改制,成为一家私营企业,并有了一个新的名字——杭州英迈克电子有限公司。郑仁东也在次年从生产部调到销售部,负责带领团队开拓市场。在他的讲述中,部门调动是自己请求也是公司需要,他想通过销售锻炼自己,公司也需要这样一位懂产品的人负责市场。他不负众望,把产品卖到了纺机机械和数控机床等行业。据他介绍,在最高峰的2009年,公司的伺服电机占到浙江袜机行业80%的市场占有率。由于战绩显赫,郑仁东被提拔为公司副总经理,成为生产、销售一把手,除了研发技术全归他管。

  负责产品研发的是一位大学教授出身的行业专家,这位专家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到国外留学的学生,是“国家高技术探讨研究发展计划”(简称863计划)某项目负责人,是国内最早从事交流伺服电机研发的人员之一,同时也是一位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老专家。这位专家也是公司重要股东,后来几位大股东在经营战略上产生分歧,郑仁东跟随他独立出来,于2010年8月创办了现在的德伺麦。郑仁东至今记得创业时的不易。这是一个重资产行业,研发技术投入、购买生产设备要花不少钱。作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,德伺麦得到杭州市政府全力支持,从银行获得一部分利率只有1.5个点的低息贷款。但这远远不足,为获取更多贷款他把房子都抵押了。“我们也获得了客户的支持,知道我要出来创业,有的客户主动借钱给我们,原本有账期的合作客户也现款支付。”最终,他们筹到250万元启动资金。

  独立出来的德伺麦发展迅速,很快被上市公司南京科远智慧股份看中,后者于2014年收购了其51%的股份。进入上市集团管理体系的郑仁东,也完成了自己的又一次跃升。他于当年考上浙江理工学院,学习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。据郑仁东介绍,经过十余年发展,德伺麦的年销售额已达6000万元,客户遍及纺机、机床、数控、包装机械、机器人、电动汽车等多个行业。

  国内伺服电机行业起步晚,初期发展极为艰难,作为较早一批入局者,郑仁东对此有真切体会。

  郑仁东忘不了那些年开拓市场的辛酸,他用“碰了很多鼻子灰”、“被人家牵着鼻子走”来形容那段经历。袜机厂是他们相对成功的案例,但别的行业就不那么容易了,比如羊毛衫机械厂。当时客户用的都是外资品牌,德伺麦很难打进去。他给机械厂老板推介自家电机,对方的反应常是“你的产品我没用过,万一发生故障怎么办”。他只好通过个人的人脉圈子直接帮客户代销机械,前提是机械产品里用德伺麦的伺服电机。“这样绕了一大个弯才做起来,所以我们这块做得很辛苦。”更辛苦的是开辟数字控制机床市场,客户只购买控制管理系统和伺服电机打包在一起的“套餐”产品。德伺麦需要拿出资金从上游客户购进控制管理系统,“套餐”销售给下游客户后还得有几个月账期,这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资金压力。

  在一个外资品牌林立的市场,德伺麦作为一个新生的国产品牌,不可避免地要经受客户严格苛刻的考验。郑仁东也曾被售后服务累得够惨。“浙江是典型的非公有制企业聚集地,私人工厂里的机器24小时连轴转,如果出现故障停下来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几千几万的损失,老板是要发飙的。”他有时晚上十一二点还会接到电话,要求赶紧派技术人员去解决机器故障。若解决不好,对方直接把人和车扣下,买来生活用品技术人员日夜驻扎在厂里,直到问题解决才放行。作为负责人,郑仁东也需要到现场沟通、安抚,不然对方向机械生产厂商直接投诉,那德伺麦的尾款会有收不回来的风险,“三角债”就这样产生了。他直言,那段经历对他及整个销售和技术团队都是刻骨铭心的。

  “那时候是腹背受敌,一边是德国西门子,日本松下、安川、富士,瑞士ABB这些知名外资品牌的挤压,一边还得忍受国内小厂不计成本的价格战。”郑仁东解释,前些年国产伺服电机和国外知名品牌相比,在产品性能、质量方面客观上有一定差距,那时候制造行业利润尚可,厂家们普遍青睐价格高、信誉好的外资品牌,对国产品牌是持质疑排斥态度的。而国内伺服电机市场又充斥着缺乏自主研发能力的低端小厂,他们靠打价格战抢客户,把整个行业都搅乱了,这又进一步损害了国产厂家的信誉,形成恶性循环。

  作为一家有自主研发实力、渴望靠产品赢得市场的国内企业,德伺麦如何冲出重围,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?郑仁东给出的策略是“两条腿走路”,在客户服务上身段柔软,在产品创新上意志坚定。他向客户承诺,在不违背公司原则的前提下,他永远会站在客户一边。售后服务只是最基本的,“站在客户一边”体现在更多方面。他举例:“客户有时盲目选择价格高的产品,以为价格越高越好,这时我会推荐适合他的产品。买高价产品当然对我们的业绩更有贡献,但我有责任把最真诚的态度给到他。”德伺麦也在不遗余力提升产品质量和开发新产品,用郑仁东的话说“是被逼出来的”,他提到早年袜机市场做的不错,同行很快涌进来打价格战,公司不得不转而研发别的行业的电机。

  在漫长的黑夜长跑后,郑仁东和德伺麦迎来黎明前的曙光。首先,经过长达20多年的摸索和实践,德伺麦的技术及产品逐渐成熟,在市场上赢得了客户口碑,这为下个阶段的品牌化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
  “前些年大家都在搞什么互联网啦那些热门行业,做我们这个行业的人不多,很多人不懂我们在干什么。”郑仁东对此有些愤愤不平。的确,此起彼伏的风口,看不懂的商业模式,一轮轮烧钱大战,互联网曾在十多年里制造了一场场狂欢。反观制造业,却不在热闹之中。但中国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主要是靠制造业支撑的,放眼全球,大部分有价值的技术创新也是在制造业里实现的。

  国家显然也意识到了。2015年《中国制造2025》正式印发,规划了10年内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、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、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蓝图,郑仁东认为这是制造业的再次回归。这几年,贸易摩擦和芯片断供更加让国人意识到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性,国家也在大力推进军工高领域的国产化。

  “政府对我们这个行业的支持还是比较大的。”就在《中国制造2025》文件下发的2015年,德伺麦凭借伺服电机的节能效用入围国家惠民工程,并在随后的2016年和2017年获得国家财政部近1000万元的财政补贴。

  政策环境变好,市场需求旺盛,又有上市公司资金、营销方面的支持,郑仁东认为德伺麦可以安心在产品研发制造上多下功夫了。他介绍,公司和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建立了合作,为电机控制管理系统的研发设计提供支持。他看好伺服电机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。随着人力成本上涨,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是大势所趋,很多重复性工作都将由机器人来做,市场潜力巨大。当然,机器人对电机的精度等方面有更加高的要求。“所以我们要创新升级,提升产品质量,开发适用于更多行业的新品。”

  有些困境依然存在。郑仁东表示,伺服电机产品由电机和控制管理系统组成,控制管理系统是电机的大脑,其核心部件是芯片,芯片主要靠进口,受出口国家管控,国内厂家很难用上最好的芯片。这是横跨在伺服电机企业品牌化、高端化道路上的一道屏障。据他估测,国内伺服电机市场规模至少有2000亿,80%的国产电机仍属于中低端产品。“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个过程,我们要花大价钱投入研发。”

  20多年坚持在一个行业,坚持在一个企业,这需要极大的耐力。郑仁东的解释却朴实得多:“我认为是这样,你做一个行业,就要爱一个行业,至少要把名声做好听一点。”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长跑,他希望带领德伺麦跑得更远、更久。